2018-07-26 00:00:00 來源:www.xyjex.com 點擊:7427 喜歡:0
在倫敦歷史悠久的三一廣場,一朵中國文化之花悄然綻放。在這座古老建筑的天井花園中,不久前豎立起一座名為《綻放》的雕塑。這座雕塑由中央美術學院青年設計團隊設計創作,意在展示東西方文化的交融與碰撞。雕塑整體看上去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,金色外觀象征著中英關系正處于“黃金時代”;頂端部分將“樹枝”設計成亭臺的造型,寓意為湯顯祖著名作品中的“牡丹亭”,而樹干部分的雕飾則是一座古堡和盛開的玫瑰,這些是莎士比亞的《羅密歐與朱麗葉》的標志性符號。
湯顯祖與莎士比亞,雖生于同一時代卻相隔千山萬水,分別創作了《牡丹亭》和《羅密歐與朱麗葉》這兩部愛情悲劇,又同于1616年逝世。后人也常常將兩位戲劇大師進行比較研究。有人說,湯顯祖所處的明朝比莎士比亞所處的伊麗莎白時代更加封閉,因而湯顯祖作品的格局尤顯可貴;也有人說莎士比亞對人性的窺探超越了時代和宗教束縛,而湯顯祖的作品則時時處處帶有道家思想的影響。不過,從當下來看,無論孰優孰劣,湯顯祖和莎士比亞為中國和英國文化交流架起了一座橋梁,讓東方和西方相遇時找到了一個載體。
在這座無論是歷史還是美學上都打著西方烙印的三一廣場中,《綻放》這件雕塑,無疑象征著中國文化的落地生根。
三一廣場這片土地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羅馬時代,是古羅馬人進入英國后較早的據點。此后,與三一廣場百米之遙的倫敦塔,成為英國一時的政治中心。19世紀以后,海上貿易逐漸興盛起來,大量商船經由泰晤士河駛入倫敦腹地,1912年英國政府在三一廣場10號修建了倫敦港務局總部,這座富有“布雜藝術”風格的建筑成為三一廣場上地標性建筑。往來的商船帶來了中國的茶葉、絲綢和瓷器,讓英國人領略到遙遠東方國度的魅力。而幾年前,這里又成了中國資本走出去的落腳點,原倫敦港務局的建筑被中國企業收購,不禁讓人感嘆時代的輪回。
如今,這座建筑的一部分已經變身為一家五星級酒店場所。不過,走入這座古老的建筑,會發現許多裝飾和格局都被巧妙地融入了現代的功能劃分,但又能隨處找到歷史的痕跡。例如,在一個房間儲藏紅酒的墻壁上,保留了100多年前的木雕,雕工卓絕,從人物的表情到樹葉的脈絡,栩栩如生;另一間被稱為“聯合國宴會廳”的大廳,據稱二戰結束之后,多國首腦曾相聚于此,戰后設立聯合國的構想,正是始于這間大廳。
近年來,中國和英國這兩個東西方文明的集大成者,在多領域、多層次加深交流與合作,尤其中國文化“亮相”英倫各地的頻率越來越高。去年年底,大英博物館中國與南亞館修葺一新,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親自前往為新館剪彩;今年春節前,湯顯祖的經典作品“臨川四夢”之《邯鄲記》在倫敦哈克尼帝國劇院上演,場場爆滿,英國觀眾看得如癡如醉;被譽為“世界第八大奇跡”的秦始皇陵兵馬俑,今年首次在英國利物浦展出,預計10月展覽結束時參觀人數將超過45萬人;不久前在倫敦舉行的貴州省推介會,更是讓不少英國人贊嘆:原來僅僅用北京、上海這樣的現代化大都市來定義中國是遠遠不夠的,綠水青山、苗寨侗歌,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塊瑰寶。
回溯歷史,中國的儒家思想、科舉制度曾被英國啟蒙運動思想家吸納,海上絲綢之路又將飲茶文化帶到英國,而英國的工業革命也推動洋務運動開端的中國近代化的發展,這些不自覺的交流互鑒已然令兩國不同程度受益。當下,中國主動踐行文化“走出去”,不僅展現出一個大國的文化自信,更會為中英兩國增進了解、民心相通打下堅實的基礎。
時過境遷,中英兩國的交流早已超越了一艘艘商船,以及湯顯祖和莎士比亞給我們留下的劇作,文化的交融為古老的三一廣場帶來了東方之美,也為兩國不斷緊密的各領域交流合作添加了新的注腳。
鄭州藝術景觀雕塑需求設計、制作找錦朝景觀